分類
未分類

星機免費試用計畫 – Z Fold 3

先說,這是心得文,不是業配文。

Samsung 為了推廣 Z Fold 3 與 Z Flip 3,於 2021 年開辦了「星機免費試用計畫」。上網登記搶到名額就能免費試用這兩款機種之一(自行指定)。計畫內還包含了 Galaxy Warch 4 與 Galaxy Buds 2。我對 Z Fold 系列一直很感興趣,藉由這個計畫得到了一週的試用時間。

本次我收到的盒子內提供了 Z Fold 3 一台,Galaxy Watch 4 Classic 一隻與 Galaxy Buds 2 一對。以下就分別講述使用心得吧。

Update (25-Nov-2021):由於我對 Z Fold 系列的著迷,想要找些反面的經驗來阻止我衝動購物,所以在網路上看到了一些新的問題。我將這些內容放在 Galaxy Z Fold 3 章節的後面。

Galaxy Z Fold 3

先說結論:

  • 編輯文件與閱讀文檔:非常適合
  • 觀賞影片與音樂:非常棒
  • 玩遊戲:嗯…要看遊戲類型
  • 折疊時單手好操作,打開後大螢幕好做事
  • 價格非常驚人!

Z Fold 3 其實用上了三片螢幕:一片 6.2″,面積約 9x 平方公分的封面螢幕與一片 7.6″,面積約 180 平方公分使用可撓式面板的主螢幕;而且更新率都是 120Hz 的。折疊時使用封面螢幕,打開時使用主螢幕。無論是折疊或是打開的狀態都能正常使用 Android 所有的功能。這樣的組成當然也直接反應在售價上。

用數字來描述螢幕大小不容易體會,下面用兩張照片來實際比對一下螢幕大小。

左邊的是收折狀態的 Z Fold 3 的封面螢幕,右邊的是 Pixel 6 Pro

上面的是 Pixel 6 Pro,下面的是打開的 Z Fold 3 主螢幕

摺疊狀態的 Z Fold 3 體態修長,除了較長的比例 (25:9) 使得頂端不容易接觸到以外,單手操作都很容易。略厚的體積反而更好握持,講電話時的手感也比現在各家的旗艦機(大螢幕,較薄的機身)來的更佳。

打開之後的主螢幕,第一次見識到的人都忍不住讚嘆這個尺寸。這篇文章超過一半以上的內容都是我利用通勤時間,使用 Z Fold 3 完成的。即使虛擬鍵盤佔用了將近一半的畫面,依然有足夠的空間顯示文章。而且鍵盤也變得很好按。照片中用的是 Gboard 鍵盤。內建的三星鍵盤則分成左右兩個輸入區。由於按鍵比較小而且我不習慣那個配置所以就沒有使用了。

最可怕的是,當我編輯到一個程度後收起來,拿起自己的手機回訊息,忽然覺得輸入法是不是壞了,為什麼現在用的這個鍵盤這麼小這麼難打…w(゚Д゚)w

閱讀 epub 格式的小說
單頁模式觀賞漫畫,對話內容非常好閱讀

拜大螢幕所賜,Z Fold 3 在閱讀電子書方面有著極佳的體驗。觀看漫畫時對話框內的文字也清晰可見。PDF 則有賴 app 是否針對大螢幕做過最佳化。例如我用 Google Play Books app 開啟 PDF,app 無法有效利用這麼大的螢幕,留白過多文字過小,閱讀困難。但是換成 Adobe Acrobat reader 就好非常多。

在影音表現上也是可圈可點。大螢幕帶來的視覺優勢不必說,Z Fold 3 身為 Samsung 頂級產品之一,雙聲道喇叭當然是標配。當不想使用耳機時,還是能提供不錯的聆聽體驗。

遊戲體驗就很吃設計或個人素質了。我在 Z Fold 3 試玩了 Cytus II 與紀念碑谷 II 兩款。在 Cytus 上雖然用主螢幕玩起來視覺滿點,可是也因為螢幕太大了所以操作變得很不容易。拿給手小一點的人玩,難度根本翻倍!反而用側螢幕比較好玩。

而紀念碑谷就不一樣了。音樂,美術與故事才是這款遊戲的核心靈魂。在 Z Fold 3 上遊戲畫面的層次比起一般手機豐富了許多。

主螢幕的前鏡頭(這隻手機有兩組前鏡頭:主螢幕一組,封面螢幕也配置了一組)上面有像素覆蓋,能在全螢幕畫面降低打孔帶來的突兀。但是封面螢幕的前鏡頭就沒有這個設計了。

可撓式面板中間的摺痕真的是不容易忽視。在深色畫面不明顯,可是在淺色畫面稍微換一下角度都很容易注意到。

全螢幕使用下,側螢幕一定會被手指不停的接觸。選用一塊不易沾附手指油脂的保護貼是很重要的。

Samsung 也重新設計某些 app,使其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折疊螢幕。例如相機 app。在主螢幕完全打開的情況下,可以得到一個非常大的拍攝畫面。如果稍微將螢幕折起來,畫面就會拆成兩半:一半是一般拍攝畫面,一半用來瀏覽照片。這麼一來就可以將手機放在一個平面上,將鏡頭那一面折起來。無論是利用主鏡頭拍照,或是前鏡頭開會都很方便。

Z Fold 3 在全打開使用主相機拍照時也能利用到封面螢幕。可以設定拍攝後將相片傳送到封面螢幕,讓被拍攝者可以直接檢視…我是覺得這是個滿雞肋的設定。要自拍的話,全打開的情況下實在不好操作。如果要檢視的話,只用封面螢幕又覺得太小了些。自拍這方面 Z Flip 3 的設計更好。

Samsung 替 Z Fold 3 設計了新的 S Pen(還有一隻 S Pen Pro)。當我嘗試用其他的 S Pen 時,畫面會跳出警告訊息說不使用新的 S Pen,可能會傷害 Z Fold 3 的螢幕。由於這次試用計畫並不包含 S Pen,所以我沒有辦法提供這方面的經驗。

小結

老實說,一週的試用都快讓我淪陷了。

在平板上看電影,比 7.6″ 螢幕更大更爽。在電子書閱讀器上讀書,眼睛比較不疲勞而且還很省電。在平板或電腦上編輯文件,有實體鍵盤輸入更快速。但是不會每次出門都想帶這麼多設備。真正最常在我身上陪我四處移動的,是我的手機。而且有些場合還不容易交替使用,例如在高鐵經濟座,或是只能站立的捷運上。Z Fold 3 一機就可以直接滿足這些需求:折疊狀態打電話查資訊單手好用。需要編輯文件只要一個動作打開螢幕就可以獲得舒適體驗。需要影音娛樂的時候大小螢幕任你選。

但是 Z Fold 3 的設計以及採用的科技,也讓它的售價達到一個驚人的高度:256GB 儲存空間的 Z Fold 3 要價 NT$56,888,512GB 的更來到 NT$59,888!Apple iPhone 13 Pro Max 1T 同時間的售價則是NT$54,400。創下了當下量產型智慧手機價格的新天花板。但是真正阻卻我下手的原因是可撓式面板的可靠度。我的 S8+ 到現在依然頭好壯壯。以 Z Fold 3 的售價來說,即使目前原廠提供兩年保固(1+1)如果過了保固而可撓式面板出了問題的話(維修費用應該相當可觀),實在很難讓我接受。

在一些 YouTuber 的測試,Z Fold 3 只要不是鉸接處落地(紅圈處),大致上都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害。但是鉸接處就是最脆弱的地方,而且貼合的保護套也難以保護到該處。

總的來說,Samsung 很勇敢,替已經好幾年沒有新意的智慧型手機帶來一些讓我振奮的嘗試。各方面的使用體驗都很優;但是耐用度的疑慮使我暫時不會花錢在這上面。

Update (25-Nov-2021):在網路上找到一篇使用了 Z Fold 2 一年的使用者經驗文章,裡面有提到兩點:

  1. 鉸鍊的鬆動。作者提到 Flex 模式(當主螢幕張開時維持在 75~115 度之間時)是 Z Fold 系列主打的賣點之一,但是一來支援的 app 不夠多,二來他用了一年後發現鉸鍊會鬆弛,無法好好的維持在他希望的角度。他希望 Samsung 能提供重新鎖緊鉸鍊的服務。
  2. Z Fold 2 出廠時主螢幕上有一張原廠上好的螢幕保護貼。Samsung 有提過不要撕掉這張螢幕保護貼所以一直沒有動它。作者表示閱讀過許多論壇上 Z Fold 2 使用者抱怨主螢幕故障的主題,多數都把該張螢幕保護貼撕除或是撕除後替換。他認為他的螢幕一直都沒有問題應該跟他沒有動那張保護貼有關。但是那張保護貼是軟性材質(必然的),用了一年後被嚴重刮傷。作者認為 Samsung 應該提供替換保護貼的服務。

看完文章後我查了一下 Samsung Care+,其中提供的服務主要是針對裝置故障的替換,確實沒提到替換保護貼和上緊鉸鍊的服務。或許是真的沒有吧?印象中 Z Fold 3 有強調鉸鍊機構的重新設計,而目前傳言 Z Fold 4 的鉸鍊將會採用新材質與新設計,提供更輕盈而且更持久好用的鉸鍊機構。以上這兩點是我試用時沒有想過的,看來 Z Fold 系列還可以持續進化呢。


Galaxy Watch 4 Classic

我使用 smart watch 的經驗也有好幾年,換過幾個牌子,雖然 Samsung 的 Galaxy Watch 一直都是正面評比榜上有名的系列,但是我沒買過任何一隻他們家的 smart watch。

Galaxy Watch 4是傳說中 Google Wear OS 與 Samsung Tizen 合體後的第一個產品,採用的是新的 Wear OS 3。操作上跟原本的 Wear OS 相差無幾,而且 Samsung 一直都有魔改介面的習慣,所以我也分不出這個系統是不是新的,或是有什麼特別優異之處。就把重點放在一些別的設計上吧。

首先,這隻錶背面的光感應器的設計較扁平。多數我用過有心率偵測器的 smart watch 背面都是中央突了一塊出來。由於穿戴型裝置要夠貼合才不容易出錯,那種設計容易讓我手臂上與突出的偵測器端貼合處紅腫發癢。但是使用 Galaxy Watch 4 的這幾天除了充電,洗澡跟運動訓練以外都戴著它,最長從睡前戴著一直到晚上我去健身房開始訓練為止。Galaxy Watch 4 背面平坦的設計讓我的手臂與錶背貼合處沒有不舒服的反應。

電力表現上,健康偵測的感應全開,轉動手腕就點亮螢幕的設定是啟動的。充飽電後大約可以支撐 48hr 就會低於 10%。續航力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算是優秀(但不到極佳:使用雙螢幕來省電的 TicWatch Pro 3 GPS 我試過可以達到三天半才進入 10%)。

充電採用無線充電,因此沒有一般 smart watch 的磁吸充電的接點。這點個人給予讚賞。

這隻手錶有身體組成(體脂肪)的功能,但是台灣因為法規的緣故並沒有開放。雖然這種設備越小型的誤差越大,可是如果能養成固定的習慣,長期的數值走勢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小結

如果我現在用的是之前使用的 Fossil Gen 5 HR 的話,或許這會是一隻讓我心動的手錶吧。但是我現在用的 TicWatch Pro 3 GPS 的長效電力表現讓我愛不釋手。三天才需要充一次電的續航力真的是用上了就很難再去接受兩天一充的手錶。


Galaxy Buds 2

雖然盒子內有附上拋棄式的耳塞套,但我第一個晚上就換上慣用的 Comply 海綿耳塞。Comply 海綿耳塞的物理隔音效果比原廠提供的矽膠耳塞好太多了,也有助於提昇降噪的效果。

Buds 2 採用全觸控方式操作。沒有視覺輔助的觸控真的很難用。按鍵式的設計比較適合用在真無線藍牙耳機上。另外要控制音量居然需要開啟實驗性功能,內建的功能列表並不包含這個。即使開啟後,因為觸控操作的緣故,我常常敲不到指定的區域,變成觸發別的功能(聳肩)而且橋耳機位置的時候就常常變成觸發指令,這根本不是我本意。當然,也可以在 Galaxy Watch 4 上面透過媒體控制來調整音量(也能暫時透過這個方法或是開啟手機 app 暫停觸控功能),但感覺就是多此一舉。

環境音很清楚,但是也太清楚了。雖然可以在 app 內設定環境音大小,但有一些我覺得沒有必要的雜音都清楚的再呈現,在吵雜的地方(例如捷運上)反而很難過。但是在比較安靜的環境(例如沒有人說話的辦公室)啟用環境音再播放音樂會很舒服。

開啟環境音的情況下,我用的 Jabra Elite 75t Active 一旦遇到有風直接撲向耳機時,就會聽到很吵雜的風切聲。而 Galaxy Buds 2 在這方面卻控制得不錯。聽起來很像是沒戴耳機時風從耳邊經過的聲音,而不是那種麥克風直接撞風的風切聲,自然很多。

降噪在很吵雜的環境如下班的馬路當然沒什麼用,但是在高鐵上很有效的降低了車輛行進的低頻音。至於 Jabra Elite 75t Active 那個半套的降噪就甭提了,是有點效果,但也就是有點效果而已。

小結

體積很小(不只耳機體積小,連充電盒體積都很小),戴在耳朵上幾乎無負擔,小充電盒也方便攜帶。降噪功能很棒,環境音很清晰。但是就是那個觸控,要命的觸控。我是絕對不考慮使用觸控的真無線藍芽耳機的。


以上就是本次試用的心得。Samsung 於 2021 主推的折疊機還有一隻,Z Flip 3。下一篇就會是 Z Flip 3 的試用心得。不過 Z Flip 3 就是將主流智慧手機造型對摺,應該不會像 Z Fold 3 這樣有這麼多特色,但應該還是會有一些 Z Fold 3 做不到的特長吧,敬請期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